直线筛常见故障速查手册:10 大问题的根源诊断与根治方案

[ 发表时间:2025-10-31 阅读次数:0次 ]
直线筛

直线筛在长期运行中易因操作不当、维护缺失出现各类故障,如物料跑偏、产量下降、异常噪声等,若处理不及时将导致停产损失。本文梳理 10 类高频故障,拆解根源并提供可落地的根治方案。

物料在筛面跑偏是最常见故障,核心原因是激振力失衡或支撑系统异常。当两台振动电机激振力不一致时,需打开电机两端端罩,调整偏心块夹角至相同角度,确保激振力匹配。若调整后仍跑偏,需检查减振弹簧:前后弹簧受力不均会导致筛体倾斜,应选配刚度一致的弹簧更换,更换时需全部替换同一位置弹簧,避免参数差异。某选煤厂曾因橡胶连接盘老化导致激振力不均,更换连接盘并校准弹簧后,跑偏问题彻底解决。此外,给料不均匀也会引发跑偏,需确保弧形筛布料箱无堵塞,物料均匀进入直线筛。

产量不足多由激振力不足、筛网堵塞或参数失衡导致。出厂时振动电机激振力通常设置为 70%,可通过增大偏心块夹角提升激振力,需保证两台电机调整一致。筛网堵塞是重要诱因:湿度超 15% 的物料需加装弹球清网或超声波系统,某选矿厂通过超声波装置将筛网堵塞率从 40% 降至 5%。振动参数 mismatch 也会影响产量,矿山粗粒物料需调低频率、增大振幅,细粉则需高频小振幅,某冶金企业通过调整振动方向角从 45° 至 60°,产能提升 30%。

异常噪声往往预示部件故障,需按部位排查。电机与筛体连接螺栓松动是首要原因,需用扭矩扳手紧固,激振器地脚螺栓紧固力矩需达 1450N.m,且螺栓只能使用一次。若出现金属撞击声,可能是筛体与周边设备磕碰,需调整安装位置,保证间隙不小于 50mm。激振器异响多为轴承损坏,需拆解检查,发现疲劳点蚀立即更换,同时清理透气帽、更换润滑油,避免二次故障。

激振器发热漏油需从润滑与密封两方面处理。润滑油加注过多或型号不符会导致发热,环境温度 - 15 至 35℃应选用 100# 齿轮油,油位需通过专用油尺控制。密封件老化是漏油主因,需定期更换密封圈,箱体破损则需补焊或更换。某矿山激振器频繁发热,经检查是透气帽堵塞导致内部压力过高,清理透气帽并规范换油后,温度恢复正常。

筛箱无振动或振动微弱多为电气或电机故障。先检查电控箱与电机接线,确保线路连接完好;若接线正常,需检测振动电机是否损坏,重点查看绕组与轴承,损坏则更换电机。两台电机同向运转会导致激振力抵消,需调换其中一台电机的任意两相电源接线,恢复反向运转。

减振弹簧压死或隔振效果差,根源是弹簧选型不当。筛面物料过多导致参振质量过大,或弹簧刚度偏小,需更换更大刚度弹簧,钢制弹簧压缩量控制在 50-70%,橡胶弹簧压缩率 10-18%。若基础动载过大,说明弹簧刚度偏大,应重新校核参振质量,选用低刚度弹簧提升隔振效果。某建材厂因弹簧刚度不足导致压死,更换适配弹簧后,设备对地面的冲击减少 60%。

横梁裂纹或断裂多由共振与过载引发。振动频率与筛体固有频率接近会产生共振,需调整电机转速避开共振区;严禁带负荷启车与超负荷运行,停机前必须排空物料,某选煤厂因频繁带负荷启动,导致横梁半年内 3 次断裂,规范操作后故障消除。此外,横梁防护盖缺失会导致筛下水冲刷腐蚀,需确保防护盖齐全,表面聚氨酯耐磨层完好。

筛板松动与轨座变形的核心是安装与材质问题。安装前需彻底清理轨座卡槽与侧板杂物,螺栓紧固到位,两侧加装防护垫条;筛板与轨座需选用同一厂家产品,避免配合松动。聚氨酯材质老化会导致夹持力失效,需每 1-2 年更换筛板与轨座,某化工企业通过定期更换,杜绝了掉筛板事故。

高频筛脱水效果差需从给料与筛面入手。给料不均匀时,在弧形筛安装气动击打器,间隔 120 秒击打 2 次;筛板开孔率小或堵孔,需更换高开孔率筛板,定期翻转调头保持筛缝棱角,某选煤厂将筛缝调整为 0.4mm 后,脱水效果显著提升。同时检查筛面倾角与振幅,通过微调优化脱水效率。

电机运转但物料不动,多为电机转向错误。两台电机同向运转时激振力抵消,无有效振动输出,只需调换其中一台电机的两相电源接线,恢复反向等速运转即可解决,这一故障在新机调试时尤为常见。

直线筛故障处理需遵循 “先诊断后动手” 原则:通过观察振动状态、监测温度噪声、检查部件间隙定位根源,再针对性处理。同时建立故障台账,记录处理过程与效果,形成预防机制,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管控。

热门新闻